集数据,既全网数据中心是所有采集点数据的集散地,当采集点多达一定程度时,全网数据中心将形成瓶颈(包括网络瓶颈和服务器瓶颈),影响数据的传输速率,此时只有通过建设区域管理中心,将集中式系统过度到分散式系统来解决瓶颈问题。其网络结构图如下:
中心服务平台
平台用户
I
ter
et
前端视频服务器
前端视频服务器
前端视频服务器
管理信息流视频流
集中式系统组网架构示意图
9
f3网络性能要求
要在IP承载网络上开展实时网络视频监控业务,承载网络本身必须对端到端的通信服务质量QoS提供保障。网络视频监控业务的QoS实现要求IP承载网络在承载端到端的网络视频监控的视音频IP包码流时,做到延迟小、抖动低、丢包率低。其中对网络视频监控业务QoS影响最重要的指标是丢包率。对于平台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要求IP承载网络端到端通信的网络延迟、延时抖动、丢包率指标应达到下表中的要求。
承载协议丢包率上限网络延时上限延时抖动上限
TCP
1100
200ms
50ms
UDP
11000
500ms
100ms
业务网络设备能够对网络的时延、抖动、包错序、丢包等问题采取策略进行
恢复和补偿,可调整数据流量,以适应网络带宽的变化。
承载网络端到端通信的网络延迟、延时抖动、丢包率指标要限定在一定范围。
承载网络能够采取一定的策略保障QoS,例如采用专网承载、DiffServ或MPLS
策略等。
承载网络和业务系统相互配合,共同保证QoS。承载网络能将网络的状态报
告给业务系统;业务系统能够根据承载网络的状态对承载网络进行相应的控制。
一级平台一级平台客户端带宽A
I
ter
et
带宽B
带宽C
带宽D
二级平台二级平台客户端三级平台三级平台客户端前端视频服务器
10
f平台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网络性能图带宽A=一级平台客户端请求视频并发数×384Kbps+下辖二级平台数量×100Kbps带宽B=二级客户端请求视频并发数×384Kbps+下辖三级平台数×100kbps带宽C=并发视频流数×384Kbps+100kbps管理带宽带宽D=前端设备所带镜头数×384Kbps以上384Kbps为一路CIF格式、1025FPS的全实时图像的参考码率,采用其他格式或帧率的图像,其码率作相应调整。根据系统组网方式,由运营商提供网络接入业务,各级平台向运营商按照业务的应用模式,提出相应的带宽需求。对于不同的分级平台,对带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首先,一级平台的带宽要求A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一级平台客户端请求视频的并发带宽需求,这根据一级平台同时有多少客户端浏览多少视频流而定;二是管理所有二级平台的带宽需求,这根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