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息相关,政策性强r
(3)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营业税将逐步增加,具有重要的财政意义r
(二)我国营业税的征收制度r
1征税范围:除工业,农业,商业,修理修配业P128r
2纳税人:我国境内销售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r
3税目:9个P129r
4税率:比例税率,分三档,3,5,520r
5计税依据:营业额r
(1)公式:营业额营业额×税率(其中营业额一般为全值,但也有例外)r
(2)特殊规定:对于价格明显偏低而无正当理由,按下列顺序核定营业额P132r
①按当月提供的平均价格核定r
②按近期提供的平均价格核定r
③按公式:计税价格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r
④按外汇结算的营业额,按当天或当月1日的外汇排价折合为人民币,对金融保险业的折算汇率为上年度决算报表确定的汇率。r
6减免税r
(1)原则:①减免税权集中于国务院,任何部门和地区均无权决定减免税。r
②只保留统一减免税,对企业一律不予减免税r
③统一减免税尽可能少,根据这一原则,只保留一部分政策性较强的免税项目。r
(2)免税项目:P132r
(3)起征点:按期(月)纳,营业额200800元r
按次(日)纳,营业额50元r
7纳税期限:金融业:一季度保险业:一个月五。关税r
(一)概述r
1概念及其组成内容(种类)r
(1)定义:是对进出国境或关境(飞机场、码头)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一种税。r
(2)组成内容:①进口关税(最重要)②出口关税(文物等)③过境税(买路线)r
2财政关税政策与保护关税政策r
3差别关税与优惠关税r
(1)差别关税:对同一种进口货物,应输出国或生产国不同,或输入情况不同,而使用不同税率征收关税。种类:①反倾销关税②反补贴关税③报复关税r
(2)优惠关税:是对特定受惠国给予优惠待遇,使用比普通税率较低的优惠税率。r
4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r
(1)关税壁垒:是一国为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对一些商品远远超过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制定税率极高的超保护关税。r
(2)非关税壁垒:是为保护本国经济的发展,在关税壁垒之外,采用的种种行政手段和其他经济手段。r
(3)二者关系:☆r
区别:①采取的手段不同。前者使用税率极高的超保护关税,后者使用进口配额,许可证,卫生检疫制度。②效果不同。前者间接有效,后者直接有效。r
联系: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