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起义清政府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中华民国(10121949年)国政号府中华民国(19121949年)临时政府(1912年)孙中山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8)袁世凯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原则主权在民;平等;权利立法、行政、司法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辛亥革命爆发后各派政治势力的较量袁世凯列强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向临时政府提出议和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压,并制造舆论,替袁世凯撑。被迫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保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2月12日2月13日2月15日3月10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员提出辞职南京临时参议院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蒋介石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孙中山
中国近代史概述中国近代史社会性质革命任务历史分期革命性质领导阶级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18401949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
6
f新民主革命历史分期时期五四时期建党时期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间191919211921192319241927192719361937194519461949主要内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产生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全民族的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抗战的胜利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五四运动时期五月四日六月五日地点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方式游行示威罢工、罢市、罢课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3、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4、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外部条件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北李南陈,相约建党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中国共产党一大时间1921年7月23日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内容通过党纲、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成立领导机构中共一大确立的具体内容党的名称奋斗目标中心工作中央机构中国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