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大革命开始、高潮、结束及《权利法案》内容等基础知识并拓展深化。
总结革命的原因、意义以提高综合分析归纳能力。
对拿破仑等人和历史事件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和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拿破仑帝
国兴亡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
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
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法国人民的三次起义把革命推向高潮,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通过对拿破仑一生评价,来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804年12月的一天,巴黎圣母院的大教堂里,正举行一场隆重的皇帝加冕典礼。皇帝虽然不
高,但显得十分英武。他就是一代枭雄拿破仑。拿破仑是怎样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从一个默默无闻
的炮兵少尉登上皇帝的宝座呢?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
二、新课学习(一)法国大革命
多媒体课件播放《路易十六命丧断头台》的视频1本节内容
f(1)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
起义的群众攻占了关押政治犯的巴士底监狱,掀开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序幕。
多媒体课件展示《攻占巴士底狱》图片
(2)提问:法国这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多媒体课件展示“法国社会等级制度”和“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两幅图
学生:封建地主阶级(教士、贵族),对资产阶级、工匠、农民、城市贫民的压迫,使统
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
学生:当时的法国,包括资产队级在内的第三等级政治上无权,却要供养生活腐朽的上层
阶级。广大下层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教师总结: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夕,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与教士、贵族间矛盾
激化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革命一触即发。
(3)经过:
①爆发: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
②大资产阶级掌权,制宪会议发表《人权宣言》(1789年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