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基的改变,称为点突变。转换(嘌呤之间或嘧啶之间的取代)颠换(嘌呤和嘧啶之间的取代)
效应: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终止密码突变、抑制基因突变。(2)移码突变是指在DNA编码的顺序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几个碱基对(但不是3个或3的倍数),造成这一位置以后的一系列编码发生移位错误。(3)动态突变:由于基因组中脱氧三核苷酸串联重复拷贝数增加,拷贝数的增加随着世代的传递而不断扩增,因而称之为动态突变。
4如何区别转换和颠换。
第4章单基因遗传病
1.名词:先证者:指家系中被医生或研究者发现的第一个患病个体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特定基因座上的控制某一性状的不同形式的基因复等位基因:是一个座位上的基因,因突变而产生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它们都影响同一性状的状态
和性质,这个座位上的一系列等位基因总称为复等位基因。表现度:表示杂合子因某种原因而导致个体间表现程度的差异基因的多效性:指一个基因决定或影响多个性状的形成遗传异质性:即一种性状可以由多个不同的基因控制,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异质性外显率:指一个群体有致病基因的个体中,表现出相应病理表型人数的百分率遗传印记:同一基因的改变,由于亲代的性别不同,传给子女时可以引起不同的效应,产生不同的表
型现象,称遗传印记延迟显性:指某些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生命的早期不表现出相应症状,当到达一定年龄时,
致病基因的作用才表达出来不规则显性:在一些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杂合子的显性基因由于某种原因不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或即使发病,但病情程度有差异,使传递方式表现出不规则,称不规则显性共显性遗传:一对等位基因之间,彼此没有显性和隐形的区别,在杂合子状态时,两种基因的作用都
能表达,分别独立地产生基因产物,形成相应的表型,这种遗传方式成为共显性。不完全显性:指杂合子的表型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形纯合子的表型之间,即隐形基因的作用也有一定
程度的表现,这种遗传方式称不完全显性
2.5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特点和实际计算应用。见教材第四章
第5章线粒体遗传病
1名词解释:遗传瓶颈:是指一个大的多样性群体在某种条件的限制下,只有少部分个体可以通过某一个时空到达
新的繁殖地,并由这些个体进一步繁殖成一个多态性的小群体。由于这少部分的个体只代表了原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的一小部分,故称为遗传瓶颈。
阈值效应:指当突变的mtDNA达到一定的比例时,才有受损的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