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体系探索新路子。
建立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学部“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由学部承担全院学术委员会的重要职责,加强对全院学术委员会系统的统筹协调,建立院重要科技决策听取学部咨询意见、学部参与院级科技评估工作的程序和机制,加强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对学部工作的支撑。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建立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支撑管理人才有机衔接的培养体系,完善科学研究与人才教育有机结合的模式。建立重大产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和研究所评价体系,优先支持重点领域、重大科技任务和战略布局调整,加强人才计划、科技计划和科技平台建设的协调及资源统筹配置,形成人财物协同投入机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保障科研人员科研时间,适当延长评估周期、减少评估频次、完善评价标准,摒弃数量评价和单纯论文导向,突出研究质量和实际贡献。
三、大力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
围绕国家区域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我院相对集中的创新单元为依托,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整合资源,与社会创新要素结合,重点建设35区域创新集群。深入推进与地方科技合作,实施院地合作专项工程,推进与省科学院建立互补双赢的“全国科学院联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与国资委开展战略合作,大力加强与中核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电子科技集团、机械工业集团、中石油等一批重点行业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组建创新联盟,共建研发中心与合作团队,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强对企业的科技服务,支持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转移转化队伍,完善多方共建转移转化平台的管理机制。按照产业领域需求集成我院科技成果,组成成果群和转化联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加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力度。
经过不懈努力,高质量完成“创新2020”目标任务,引领带动中国科技实现跨越发展,
f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做出重大创新贡献。
推进工程化产业化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周济
一、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纵观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由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