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福建省岩石地层
第一章区域地质
福建省现代地质调查始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王恒升、李春昱、王绍文、侯德封、周仁沾、杨锡光、唐贵智、高振西等地质界的前辈们对福建地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探讨,发表了许多专著。民国26年1937年林观得著《福州附近海岸线的变迁》,民国30年陈旭、王宠著《福建之海相三叠纪》,民国31年高振西著《福建地质调查之历史及地质问题》,民国31年斯行健著《植物化石之研究》,初步建立了福建省基本地层层序。对于变质岩的时代,上古生代灰岩的时代和分布、二叠系煤系地层特征和分布范围、侏罗系煤系沉积特征、中生代火山岩层的划分、赤石群红色砂岩的时代等问题都加以研究与探讨。在区域地质构造方面,民国34年黄汲清著《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将福建划归加里东褶皱带,1950年李四光著《区域构造分析》将福建省划为亚洲大陆东部向东南突出的三列边缘弧中闽南弧的一部分,这些成果均为以后的地质调查打下了基础。1959年省区域地质测量队成立,首先选择永安幅为试点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这是福建省正规的按国际分幅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的开始。1960年又开展南平幅和三明幅2个图幅的调查,1965年起先后开展地质调查的有长汀、顺昌、浦城、上杭、光泽、宁化、建瓯、漳州、东山、德化、泉州、厦门、福州、福清、南日岛、福安、三沙、浮鹰岛和龙岩等19个图幅。至此全省22个图幅1∶2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全面展开,特别是70年代以来,福建省首先采用地层学和岩石学相结合的双重制图法,通过对火山岩岩性、岩相的研究,发现一系列火山机体,初步摸清全省中新生代火山活动的规律,扩大了火山岩区普查找矿的前景,提高了福建省火山地质研究程度。福建省创立的火山岩双重制图法,引起国内同行的重视,地质部组织有关省区进行推广,从而推动了全国火山岩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经过19年的不懈努力,于1977年完成全省22个图幅,面积119万平方公里。采样总数896万个。其中河流重砂样品114万个,土壤地球化学样49万个,岩石地球化学样116万个,水系沉积
f物地球化学样76万个。编写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含矿产部分共34份,约690万字。1976年1∶50万福建省地质图及说明书第二代是在1∶20万区调的大量实际资料,同时汇集各地质单位、科研机构、院校工作成果的基础之上编制而成的,它较1961年1∶50万福建省地质图第一代有了划时代的变化,在地质研究程度上,达到一个新水平。自1977年起,正规的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