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ERP是承载先进管理思想的媒体,是先进管理哲学、理论和方法的软件封装,是企业业务流和多维信息的高度集成。ERP不仅面向供应链,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同步工程的精神,并必然结合全面质量管理以保证质量、使客户满意,结合准时制生产以消除无效浪费,结合约束理论来定义瓶颈环节、消除制约因素,作为企业谋求新形式下竞争优势的手段,其涉及面很广,包含了企业的所有资源。同时,其应用又起到了“管理驱动”的作用。实践证明,企业推行ERP后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降低库存资金占用1540;提高库存资金周转次数50200;减少加班工时1050;提高生产率515;降低成本712;增加利润510;按期交货,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企业管理人员及时掌握销售、生产、和财务的运行情况,不断改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企业员工素质显著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增强;管理人员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致力于更有效的工作,由于规范化的管理,产品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但近期的统计表明,我国实施ERP系统的企业有80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很多管理者认为ERP系统是万能的,但实践证明,ERP系统本身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过程,过分依赖ERP系统,则会使企业忽视背后存在的风险。因此,只有在充分进行ERP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基础上,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需求的产品与合作商,同时全面正确理解企业内部控制,加强对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的培训,才能使ERP发挥其应有作用。
f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以下方面:1目标不明确,认识不足企业ERP系统并不熟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又很少,导致目标不明确,概念模糊。许多企业对实施ERP系统缺乏正确的期望和认识,以为上了系统就万事大吉,企业的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有些企业ERP项目仓促上马,看到别的企业上ERP而盲目攀比,这些做法为实施埋下了隐患;2重视基础数据人们常说两句话,一句叫作“三分软件,七分实施,十二分的数据”,另一句叫作“垃圾数据进,垃圾数据出”,足以见基础数据对项目的重要性。建立企业的基础数据是提高管理的重要措施,新系统的实施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数据之上的。很多企业实施ERP失败就是他们的管理基础数据不全,而且没有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来收集基础数据,导致系统成为无米之炊。所以在ERP实施过程中建立这样的基础数据体系也是实施重要的一部分,不同企业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ERP实施过程中应该逐步建立或者完善这种基础数据体系。3人为因素ERP实施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