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产品供不应求,由于石化行业在产业链上的特殊优势及其市场供需状况,决定了该行业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石化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价格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原油价格的增长幅度。石化产品主要包括乙烯及其他衍生产品、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尿素等大类。2011年全国乙烯产量为15275万吨,同比增长89,继续稳居世界第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乙烯产量1487万吨,同比下降250。2013年,全国乙烯产量累计达1623万吨,同比增长85。2014年19月,全国乙烯产量为114127万吨,同比增长708。
总体看,石油石化行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项目投资金额大。目前国内探矿权、采矿权、成品油的经营等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主要参与者均为国有石油公司,市场主体较少,但规模很大,竞争并不激烈。
3、定价机制
原油定价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原油经营主体较少,竞争并不充分,国内市场原油交易价格主要参照国际市场定价。根据原油组分不同选择对应的国际原油现货价格,目前主要参照标准主要包括迪拜(Dubai)、米纳斯(Mi
as)、杜里原油现货价格等,但基本与纽约WTI期货价格保持同步趋势。
图1:原油米纳斯月平均价
f图2:原油布伦特月平均价
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对中国石油企业影响较大,中石化集团、中石油集团炼油板块均因此出现亏损。2009年,国际原油价格相对平稳,自4月份以来基本在60~80美元桶区间波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炼油行业的经营压力。2010年,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保持相对稳定,WTI期货价格基本在70~90美元桶区间波动。由于政治原因导致利比亚150万桶日产量的原油停产,加上世界范围石油需求继续强劲增长,另有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三方面因素共
f同作用下,2011年上半年,WTI原油期货价格上涨了约20,在100美元桶左右。从全年情况看,2011年纽约WTI原油期货交易价格在7495美元桶至11511美元桶之间,BRENT原油期货的价格运行期间为9335美元桶至12666美元桶。2012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WIT原油期货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从3月108109美元桶的高点跌至6月底78美元桶的低位,下半年在80100之间呈倒“U”型波动,最终年底收官于9182美元桶。2013年,市场供需宽松局势仍持续,地缘政治不稳与市场投机导致国际油价宽幅振荡,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和北海布伦特原油(Bre
t)价格走势出现分化。WTI原油现货年均价为9802美元桶,同比上升413,而Bre
t现货年均价为10866美元桶,同比下跌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