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b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c举例说明受精作用。
d能够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特点。
e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a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b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3情感目标
a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b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认同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
的。
二、教学要点
a减数分裂的概念。
b精子的形成过程。
c受精作用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
a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b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c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四教学流程
教学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流程
环节一:课程导入
1提问: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染色体发生哪些变化?
思考、讨论、温故知新,
(复制、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回答。2质疑:染色体这些变化哪些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哪些发生在第二
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精子形成过
f次分裂?环节一、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比较
程。观察、分析、通过比较帮
二:1减数分裂分裂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比较
讨论、回答。助学生理解
讲授课件展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比较表格,让学生根据
减数分裂第
新课“精子形成过程图解”分析逐项填空,再逐一显示答案。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染色体复制
复制
不复制
过程细胞名称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
次级精母细胞
细胞
一次和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变化。
着丝点
不分裂
分裂
染色体数目变化2N→N减半
N→2N→N
DNA数目变化
2N→4N→2N
2N→N减半
联会;交叉互换;同源染色
染色体主要行为
染色单体分开
体分离
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
无0→有4N→有2N有N对
有2N→无0无
【课堂练习】(2017海南卷21)若要表示某动物细胞(2
)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思考、回答。通过练习巩固对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掌握。
【答案】D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讲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在卵巢形成,指导学生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