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心得
作者:高明媚来源:《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04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当前社会下,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小学数学课堂就是其中的领域之一。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从而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方法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是小学数学老师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数学老师首先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再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课堂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数学老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信息素养,本文对此展开详细的分析。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存在认知能力低、学习水平低等弱点,但是小学生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数学老师能够抓住这一点,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则可以有效弥补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带来的缺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只有对数学充满兴趣,才能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态度才能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而多媒体集视频、音频、动画于一体,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数学老师可以结合外面的秋景,对学生进行提问:“现在正是秋天,同学们说,秋天美不美啊?”学生肯定会异口同声回答“美”,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观赏秋天的美景,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五彩缤纷的蝴蝶、各种大小和颜色的枫叶以及青翠欲滴的松树等,让学生沉浸在美景当中。结束幻灯片放映后,老师再对学生进行提问:“我们刚刚看到的松树、蝴蝶和枫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大家能够找得到吗?”在问题的指导下,学生开始进行思考和积极讨论,最终得出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等学生全部掌握之后,老师再带领学生深入课本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时候就相对简单得多,也能快速、有效地掌握课本知识点。二、利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数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既枯燥又乏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多数学生拥有的思维是形象思维,一般都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而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