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算盘各部分的名称算盘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的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珠。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2)两种不同的算盘: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观察有什么不同。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2、介绍计数方法:(教师边操作边讲解)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在个位(定位)、十位、
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
f“0”用空档表示。例如(边说边操作)10、325、4709、(二)计算器的认识1、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师:如果你是做一名计算器推销员,你打算怎样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一名学生在全班介绍自己的计算器。教师板书:显示器,键盘,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介绍自己的计算器,说说这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器都有什么相同的功能?同时教师说明:各种不同的计算器外部结构都可以分为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最基本的功能是计算。【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充当计算器推销员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在同学,老师的介绍交流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2、计算器的操作问:你们以前用过计算器吗?会用吗?(课件展示用法)382430×186890
3、尝试自己做一做:学生先自己用计算器尝试操作,把计算结果记录在草稿本上。请速度最快的同学上台演示,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可以进行补充,探讨,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计算器自主进行计算,然后交流操作的过
f程和方法,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让学生教学生,从而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不仅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基本计算的方法,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用计算器计算。649+98181234+364926×39589×767208376312÷8
(设计意图:比赛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使学生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