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在全面改造夏代、殷代国家宗教的基础上,完善了体现宗
f法道德的国家宗教,形成了融神道与人道为一体而人文色彩浓厚的“礼乐文化”。它所孕育的后来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儒学,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一些民族在民族宗教形成之后,其文化传统始终以该宗教为核心,保持着一元单向的发展;有的民族则是在宗教与人文理性的动态结合中形成有其文化特色的宗教传统,即民族文化传统。
在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合而为一这一点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犹太教文化是相似的,即宗教始终规范着整个民族的思想、社会生活乃至日常生活,其宗教传统就是民族文化传统。犹太教与犹太民族及其民族文化之间是严整对应的:犹太人就是犹太教信徒,犹太教不超出犹太民族的范围。犹太民族4000年的历史是充满了迁徙、离散、屡遭迫害的历史。但是,犹太人始终以犹太教为联结其民族共同体的纽带,坚守和维护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相比之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要复杂一些,它在来源上是多民族性的。不过,在文化的交融与整合过程中,伊斯兰教信仰是核心,阿拉伯文化成分占主导地位。在阿拉伯世界,由于伊斯兰教的主导作用,原来的民族身份如埃及人、叙利亚人、波斯人、柏柏尔人等虽仍然存在,但与宗教身份相比则成为次身份。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统,在信仰上表现为“信主独一”,伊斯兰文化就是在这个核心观念主导下形成的,对其他文化的吸收与借鉴,必须经由“信主独一”的伊斯兰意识形态的筛选和改造,不能动摇伊斯兰意识形态的决定性地位;在社会生活上,伊斯兰教法一直主导和规范着穆斯林思想和行为,并贯穿于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宗教与人文理性相结合形成民族文化传统,其在西方和中国,宗教在整个民族文化中的地位是大不相同的,但西方和中国两种民族文化传统都是在宗教文化与人文理性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形成的。
西方文化传统:“两希文明”的结合西方文化是指源自希伯来的宗教文化和古希腊理性主义的人本文化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欧洲文化,它后来又传播到美国和加拿大以及澳洲。就基督教的产生来说,其本身就是“两希文明”的结晶。犹太希腊哲学、新斯多葛派、新柏拉图主义最早把犹太教信仰与古希腊哲学相结合,奠定了基督教的思想基础。“两希文明”的融合到罗马帝国晚期基本完成,奥古斯丁集教父哲学之大成,把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综合为一体,为整个基督教哲学的确立提供了体系和模式,影响了此后整个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从中世纪到近现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