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作用,深化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提高金融行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就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所提供的风险管理的职能来看,不断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必将会是中国金融深化发展的首要选择。依据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出现了较多的一些金融衍生品类型,但是这些产品并没有发展到较大的规模,只有国债期货发展范围较大。
品持续时间品种交易情况关闭原因
f种国债期货外汇期货1992年6月1日-1996年6月1日1992年12月-1995年5月针对1992-1994年发行的大部分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可流通国债设计的合约1993年10月25日正式向投资者开放后,1994年迅猛发展,总交易量达到28000亿元,全国出现了空前的国债期货热。以“327国债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恶性违规事件,导致正常交易无法进行,监管部门宣布暂停因交易需求长期不足,1996年3月27日,央行和外管局宣布《外汇期货业务管理试行办法无效。
美元、英镑、德国马克、在当时的双轨汇率制日元、港币下,外汇期货售价难以反映对汇率变动的预期,加之对外汇现货交易的许多严格的附加条件,买卖难以自由及时地进行,因而缺乏需求,市场交易冷淡。以深圳综合指数为标的的3、6、9和12月份交割的4种合约和深圳A股指数为标的的另外4种合约。投资人认知度较低,成交清淡,最高日成交量仅百余手。由于深圳股市当时规模较小,股价因股票供不应求处于相当高位,股指期货不仅难以发挥避险作用,实际上还成为一种投机性极强的工具。由于定价和机制设计上的不合理以及投资者的认识不足,大多权证市场反映较为平淡
股指期货
1993年3月10日-1993年9月
1993年9月,深圳平安保险公司福田证券部出现大户联手交易,打压股价指数的行为,监管部门宣布停止交易。
认股权证
1992年6月-1996年6月30日
以飞乐权证、宝安权证、金杯权证、申华权证为代表
1996年6月30日后,证券交易所不再有认股权证上市,中国证券交易实行现货交易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
21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基本状况一览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大,我国的金融产业也将遇到越来越大的竞争,给其供货方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竞争战略方面,我们必须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来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及其整体的对外竞争实力,但是不能让给境外市场和外国金融机构侵入中国最活跃、最具成长性和盈利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其服务领域。在这一领域美国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