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条件的变化引起交通和信息条件根本性
的变化
B位置、交通和信息条件属于历史范畴,始终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C位置、交通和信息条件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D正确的区域发展政策可以促进区域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优化
33智力倒流现象对流出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A给第三世界国家和落后地区遭成重大人才流失
B实质是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反向援助
C不利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知识经济的发展
fD影响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赶超发达国家的步伐
34产业布局评价的原则有()。
A全面考察与突出主导因素相结合
B辩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C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D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
35下列产业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
A纺织工业
B食品工业
C包装工业
D汽车工业
36下列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有()。
A采煤工业
B采油工业
C汽车工业
D服装加工业
37下列产业中,对自然资源约束条件最大的是()。
A纺织工业
B冶金工业
C服装加工工业
D采掘业
38人口数量及其变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地区人口越多,产业的产品就越大,劳动力供应就大,价格就便宜
B一个地区的人口越多,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的干扰程度就越大,就业压力
也越大
C人口规模不大时,适度的人口增长率对于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都是必要的
D人口数量过大和增长数量过快不利于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一个地区人
口数量应该长期的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39狭义的农业指()。
A种植业
B畜牧业
C副业
D渔业
40农业生产的特点有()。
A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
B强烈的季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
C强烈的地域性
D对土地具有特别的依赖性
41农业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包括()。
A环境
B植物
C动物
D微生物
42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有()。
A农业生态系统是由人类投入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产物
B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由人类经济活动所决定
C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流
D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是商品交换所造成的
43农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德国农业地理学家()。
A佩鲁
B克拉克
C韦伯
D杜能
年,《
》一书出版了,系统地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
A《经济进步的条件》
B《孤立国》
C《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D《安全与进步的冲突》
45经济作物也称为()。
A技术作物
fB粮食作物C工业原料作物D谷类作物46经济作物的布局原则有()。A因地制宜,择优布局,适当集中B尽可能在产区建立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