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特岗教师招聘教学设计题(一)对“认识角”进行教学设计。(1)写出教学目标(2)写出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参考答案】(1)教学目标: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初步形成评价意识。(2)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用ppt展示生活中的角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便于学生接受。二、实践感知,建立表象活动一:画一画,剪一剪。给每个小组提供各种材料(直尺、三角板、剪刀、积木),要求学生在以上材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在纸上画出角,再把它剪下来。活动二:摸一摸,探究角的特点。摸一摸刚刚比划的角,有什么发现?三、活动操作、巩固应用活动三:找一找。1.明确活动要求:不用眼睛看,在学具袋中摸出一个带角的图形。2.反馈摸出的图形有:3.分组交流:(1)每个图形的角在哪儿?(2)每个图形有几个角?4.用手势反馈。学生可能对第三个图形有异议。老师抓住契机以辩论的形式得出正确的结果。(此环节中引导学生作评价。)活动四:做一做。1.交待活动要求:在组内选择有用的材料(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卡纸、长条、图钉)制作一个你喜欢的角,然后展示在教室两边。2.学生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开始活动。3.组织学生参观作品。4.学生质疑、评价、提问。如:能告诉我这个制作的角在哪儿吗四、小结
f本节采用反思总结、深化认识.(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1)你在知识、技能、方法上的收获是什么?(2)今天咱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关于它你了解了多少(鼓励看书)?(3)关于角,你还想知道什么?五、布置作业2015河南特岗冲刺班教学设计题(二)材料:《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请根据材料,拟一份教学设计。【答案解析】教学目标: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