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界面,且功能完善、界面友好、兼容性强,使用户能方便地实现各种功能;(三)开放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开放设计、开放结构、开放系统组件和开放用户接口,以利用于网络的维护、扩展升级和与外界信息的互通;(四)适应性:采用积木式模块组合和结构化设计,是系统配置灵活,并使网络具有强大的可增长性和强壮性,方便管理和维护;(五)可扩展性:网络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校园网不断发展的要求,还要满足因技术可发展而实现低成本扩展和升级的需要;(六)可靠性:具有容错功能,能满足学校所在地的电磁环境、电力环境、气候条件,抗干扰能力强,对网络的设计、选型、安装、调试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划和分析,确保系统运行可靠稳定;(七)安全性:能提供多层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防止数据受侵犯和破坏,有可靠的防病毒措施;(八)经济性:投资合理,使全系统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适当采用无线连接。在一些不便于布线或布线成本较高的场合,或为了满足用户更灵活的联网需求,采用先进的无线局域网进行网络建设三、设计依据
(一)校园网工程技术要求书。
第2页共20页
f(二)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规范书。(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暂行规定》。(四)有关的网络技术国家标准。四、校园网总体建设内容
(一)连接校内所有教学楼、实验室、办公楼中的PC。(二)同时支持上千名用户浏览I
ter
et。(三)提供丰富的网络服务,实现广泛的软件,硬件资源共享,包括:
1、提供基本的I
ter
et网络服务功能: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新闻组讨论、电子公告牌、域名服务等。
2、提供校内各个管理机构的办公自动化。3、提供图书,文献查询与检索服务,增强校图书馆信息自动化能力。4、全校共享软件库服务,发挥最大效益。5、提供CAI教学和科研的便利条件。6、提供国内外计算机系统的互连,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和科研合作,为学校快速获
得最新教学成果及技术合作等创造良好的信息通路。(四)在实际的工程实施中,可以把校园网建设要求分割为以下几个部分:1、高速的校园内部局域网建设校园网的主干(即中心交换机与二级交换机之间的连接)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在距离允许的范围内,还应当尽量采用当前性价比最好的千兆铜缆以太网技术(1000BaseT)10100M交换到每个信息点的接入。中心交换机与校园主要服务器的连接采用千兆铜缆技术。
第3页共20页
f2、校园网与I
ter
et的宽带互连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