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企业高管权力、预算松弛与盈余管理
作者:万成谢合明刘燕青来源:《商场现代化》2017年第13期
摘要:在众多的管理控制手段中,预算管理一直是我国企业使用最广泛的,但由于预算松弛的普遍存在,使得预算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管理控制效率不高。高管必定通过其权力操纵预算松弛,同时预算松弛会导致诸如盈余管理的一系列经济后果,本文通过分析高管权力、预算松弛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期为本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管权力;预算松弛;盈余管理
一、引言
中民投副总裁陈国钢在2016IMA管理会计高峰论坛上表示,管理会计能有效为企业提升洞察力与前瞻性,让企业在转型及并购过程中能合理有效配制企业财务资源,避免受到传统财务会计数据带来的误导。管理会计还为企业增置了“预警系统”和“刹车系统”,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目前仍有近半数企业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一个似乎无解的松弛问题,预算松弛的未解决导致预算管理并未有效地发挥其控制作用。预算松弛是指在完成某项预算任务时,经理人有意高估成本或资源、低估收入或生产能力的行为(潘飞等,2007)。从某种意义上讲,预算松弛是财务人士的一种主观行为,管理者为了较为轻松地完成预算目标以及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无疑,企业高管可以运用权力影响企业的预算编制或执行,通常采用高估成本,低估收入,蓄意将预算标准放宽等方式。另外企业高管掌握着财务信息,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采用的会计政策一定是在准则之内最有利于自己价值的,并通过重新构造已发生的交易事项,对企业的盈余信息进行调整或控制,甚至可能向外界提供虚假的信息,即高管会利用自身的权力实施盈余管理。因此,高管权力、预算松弛和盈余管理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二、理论分析
1高管权力与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企业普遍存在“监督监督者”的问题(权小锋等,2010),即董事会与股东、大股东与小股东、管理者与股东等之间存在的代理问题。另外,内部控制人问题在当今经济转型和公司内部治理弱化的共同作用下致使高管权力置于公司治理机制之上,也就是说,在自身薪酬获取上高管拥有超越董事会和控股股东的绝对影响力,而高管的货币薪酬通常是一种预算式薪酬契约,因此,在个人薪酬与企业的预算目标有密切的相关性时,高管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会企图运用权力寻租,盈余管理则是管理层实现个人私利的重要方式之一。权利越大,谋取个人私利的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