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而且由于教学量大、教学目标重,容易导致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这导致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也将相对较差,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创新能力弱
基本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学生自小接触语文这一科目时就开始培养了,到了初中阶段,初一时期的他们会比较有热情地进行创新学习,在课堂中重视思考,但是随着教师设计的教学路线越来越重复且明显,容易导致学生在高年级阶段反而产生依赖性强等心理,失去对知识点、学习方式、学习习惯进行创新的热情和能力,导致创造性学习能力弱。
三、完善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
1利用多媒体完善学生主体地位,重视课件定位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了加深学生内心的体验,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充分享受文、图、声、像等多方面融合的赏读意趣,以此完善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让学生进行感受。例如,教学《黄河颂》一课时,可以先将有关黄河的背景资料在屏幕上显示,再放映黄河的壮丽风光,后播放优秀的课文配乐朗诵。气势磅礴的乐曲可以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让学生体味到作者对祖国、对英雄真挚的爱与赞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学生领略到作品所带来的震撼与气魄。
但是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这种教育手段与课件要完美融合,课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贯彻“需要就用”“用了有效”“相互融合,适可而止”的原则,要明确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融合是一种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手段,不能觉得上课的目的是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从而脱离教学目的,这就违背了信息技术的初心。
2重视学生课堂、课后的表现,锻炼学生的创新自主能力
信息技术的创新为教师提供了远程教育、在线教育的途径,教师在课堂中教学任务重,师生交流少,可以通过课后远程教育的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例如有教师会在班级群中每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天发送一篇与将要学习的课文相似或相关的文章链接,或学生可以在每天早上上学的途中阅读一篇文章或聆听一篇朗诵。此外,教师也可以在班级群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并对此加以鼓励和赞扬,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这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都能够带来积极的作用,也能够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教师更加信任的同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