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为扩大农村社会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第三,依法治林扎实推进,资源保护卓有成效。一是地方性林业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先后出台了《贵州省森林条例》等地方性法规5部,制定《贵州省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等政府规章7部,建立了符合我省实际的地方性林业法
f规体系,为依法治林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案件查处力度进一步加大。仅2008年,全省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1531件,没收木材32927立方米,挽回经济损失1701万元,严厉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三是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进一步加强。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行政负责制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严密防控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2008年,全省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6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到87%。四是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强化。全省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30个(其中国家级9个),总面积1400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5,使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第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配套政策逐步完善。通过2006年试点工作和2008年的全面开展,目前已完成勘界确权面积128亿亩,占林改面积的97。同时,完成了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基层林业执法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林业税费减免、林权抵押贷款、地方公益林补偿等配套改革的政策调研,为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我省林业建设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国家林业局等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广大林业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f我省林业建设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受特殊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我省生态环境总体上还比较脆弱,林业改革发展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我省除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略高于全国外,人均活立木蓄积和单位面积蓄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66、679。森林覆盖率虽然在全国居第16位,但在南方省份中排名靠后。二是生态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全省尚有1700多万亩荒山需要造林绿化,近5000万亩石漠化山地和1000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需要治理,这些荒山和石漠化山地造林难度大、成本高,生态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三是林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低。我省林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但林地生产力低,林业产业发展滞后,对农民的增收带动作用没有充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