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声。我一下子呆住了,跑去一探即得不禁自愧追悔自己的举动。...④这桩事很能说明父亲对我的管教方法。在我七八岁至十二三岁之间我所受父亲的教诲大体上有三个方面一是听他讲戏。父亲平日喜欢看戏常以戏中的故事、人物讲给儿女们听孩子们也常随他去看戏但大都似懂非懂。再是同他上街购买日用品或办一些零碎事借此练习经理事务懂得社会人情。三是经常听他对我们生活和做人的告诫。例如关于清洁卫生及如何照料身体如何尊长爱幼等事他都极为耐心而细致地嘱告我们。⑤到我十四岁以后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见解或发于言论或见诸行
5
f事。父亲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不同意的也只是让我知道他不同意而已却从不加以干涉或制止。当我十七岁和十八九岁时有些关系颇大而与他见解相左之事如我加入京津同盟会参加辛亥年革命党的活动他仍不加干涉。⑥就在父亲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自以为是自以为非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成就了我一生的自学、自进、自强。16、请联系全文概括选文第①节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17、文末作者阐述“就在父亲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自以为是自以为非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成就了我一生的自学、自进、自强”,结合选文内容归纳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他现在哪些方面?(3分)▲18、请结合上下文语境,品味文中划线句子和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我小时候既呆笨又执拗应属“该打”之列。(2分)▲(2)、我一下子呆住了跑去一探即得。(2分)...▲19、《月迹》中奶奶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月亮,发现美,把孩子的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界。文中的“父亲”用这种方法引导儿子感知、反思、成长,请你结合实际,谈谈对他们这种教育方式的认知。(3分)▲三、写作(5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味道和曾经温暖的岁月息息相关:父亲做的糖醋鱼的味道;妈妈身上护手霜的味道;奶奶晒过的被子上,阳光的味道;大雪天里,街角路灯下飘来的烤红薯的味道;下过雨,打伞回家时,路边青草和泥土的味道……请以“那味道,缕缕温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剧本除外;(2)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3)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6
f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试卷答题纸
一、积累与运用(33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⑴⑶⑸⑺⑻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