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
公司应对各级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等级。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451企业应根据隐患的危害程度,采取有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评估方法,确定事故隐患等级;452企业必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登记台帐,台帐应反映隐患发现的时间、内容、存在的部位、等级、整改时限、责任人等相关内容。5排查范围与方法51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511隐患排查要包括所有人员(包括各种外部人员)、所有活动(常规和非常规的)、所有场所(公司内部场所以及外部租赁场所等)、所有设施(建筑物、设备及工器具等),同时还要考虑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512专项或专业检查可以针对特定的对象,但要对特定对象界定范围所涉及到
f的所有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所有作业及管理活动等全面排查;513在一特定时间段内,公司组织的各种检查必须要覆盖所有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所有作业及管理活动等。52应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521综合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522专业检查主要是对特种设备、电气设施、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危险物品、运输车辆、避雷设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设施等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停机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523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524节假日检查主要是节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进行检查,特别对节日各级管理人员、检修队伍的值班安排和安全措施、原辅料、备品备件、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等进行重点检查。525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生产工艺、设备、电气、安全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53隐患检查要求531相关部门应当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其特性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使用、有效的方式开展隐患排查工作;532一般公司至少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检查或抽查,部门与班组可以相应增加综合检查的频次;533春季安全检查要重点关注防雷、防静电和防解冻跑漏;夏季安全大检查要重点关注防暑降温、防食物中毒、防台风和防洪防汛;秋季安全大检查要重点关注防风和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