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不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的总态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我们设想的其他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说:“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中国的愿景一定会早日成为现实,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作者兼任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文档大全
f实用标准
实现人类永续发展习近平力促人与自然相和谐
5月24日,习近平登上黑瞎子岛,指出要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图:新华视点为期两天的第七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刚刚落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会议致了贺信。他在贺信中指出,面向未来中国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国家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不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全球宣讲人与自然相和谐在这个重要的国际场合,习近平的贺信再次提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这是习近平一向追求的目标。不管他到哪里,这个理念从来没有改变。他在梁家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修建了陕北第一座沼气池。使用沼气能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典范。随着平台越来越大,习近平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成效也越来越大。早在二十六年前,他在闽东提出“绿色工程”,说“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十多年前他提出“生态工程”,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他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一个村子到一个国家,然后在世界舞台,习近平总是在宣讲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这几天,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全面战略部署。这也是习近平人与自然相和谐理念的落地。两年多前,习近平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