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黄金的黄金时代
作者:陶冬来源:《中国市场》2009年第33期
长远来看政府过量发钞似乎无可避免其代价是国家信用危机和一个高通胀时代的来临。黄金是滞胀时代的首选储蓄手段。
长远看通胀重临只是时间问题具有保值功能的黄金或将迎来黄金时代。1999年5月英格兰银行宣布将在市场上大量抛售黄金储备多数欧洲央行随即仿效。消息传出后几周内黄金价格跌到每盎司250美元的低位。在欧洲央行眼中黄金是过时的储备手段占地占人手又不能像国债那样提供投资回报。十年内欧洲的央行共卖出3800吨黄金由于之后金价上升至少损失了400亿美元。当年瑞士央行在售出三成黄金后号称“大约减少30的风险”今天读来令人啼笑皆非。2009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透露在近几年内悄悄增持黄金约500吨中国因此成为世界第五大黄金持有国。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也采取了类似行动。2008年是20年来各国央行首个整体净增持黄金的年份上次央行如此大规模地购入黄金可以追溯到1965年。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雷曼兄弟倒闭后各国政府纷纷实施巨额财政刺激政策央行不仅将利率拉向零更通过数量宽松政策大印钞票。经济环境振荡金融体系濒于崩溃央行信用遭到质疑货币面临贬值压力。传统智慧下黄金的黄金时代似乎来临然而金价却没有升。
央行发行的货币在失去信用不代表黄金可以成为替代货币。黄金每年的生产量有限而且产量越来越低。世界经济在飞速发展科技成果日新月异黄金供应根本无法满足经济的需要、信贷的扩张。美国19世纪末淘金潮过后黄金供应下降物价暴跌23经济陷入衰退和通缩便是前车之鉴。黄金的通缩特性决定了它作为交易货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可预见的未来笔者看不到金本位的重演。
黄金的价值在于其储蓄功能。它的稳定供应和不受国家政策干扰的特点决定了它是财富载体的一种形式。当货币当局循规蹈矩、通胀不扬时有收益的证券尤其是国债更受资金的青睐当央行为所欲为、货币信用遭玷污时黄金的价值才会凸显。黄金的价值往往与世界上主导货币的兴衰成反比英镑时期如此美元朝代亦不例外。
另外黄金的价格往往与投资者的快乐指数成反比。当股市或债市回报高企时零回报的黄金无法引起资金的兴趣当股市和债市同时不景时黄金往往大旺。二战后的60年中当美国证券市场包括股市、债市的实际回报超过10时黄金的实质回报为9当股、债市回报为8时黄金的回报却高达22。这解释了雷曼兄弟倒闭后黄金的表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