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图》绪论矿图》
一、煤炭开发的过程:包括四个过程。煤炭开发的过程1.地质勘查:是地质部门采用遥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坑探工程、钻探工程和地球物理勘查等技术手段,完成一系列的地质勘查工作,如: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目的:查明煤炭资源的赋在情况,如:地层、地质构造、煤层特征、煤质性能、水文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煤炭资源储量等,图纸:编制反映煤田、矿区和井田各种地质特征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勘查工程等相关资料的各种地质图件,即煤炭地质勘查图。2.设计:是煤矿设计部门根据地质资料,依据国家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完成矿区或矿井设计。根据国家建设项目工程设计规定,按照设计的不同阶段(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矿井初步设计、矿井施工图设计、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相应的工程设计图纸:原能源部基建司1990年10月1日颁发的《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设计编制内容》规定图纸21张,《煤炭工业矿井初步设计编制内容》规定76图纸张,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1年6月27日颁发的《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规定图纸12张。3.建设:是施工单位根据矿井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完成矿井达到设计规模时生产所需要的全部工程。4.试生产:由建设单位根据矿井设计的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等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正规生产。由于地质勘查所存在的某些局限性,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实际揭露的煤层产状、地质构造、煤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等情况往往与原地质勘查部门提供的地质图纸有所差异,因而需对实际的地质状况进行补充测量,对原地质图进行修改。矿井实际生产中的采掘工程因地质条件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也大多与原设计单位设计的开拓、开采布置图有较大差异,也需进行调整或重新规划设计。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二、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目的、内容及学习方法1.性质:技术基础课程。2.主要内容:矿图基本知识、矿图投影基本知识、井田地质图、采掘工程设计图及采掘生产管理图、安全工程图、煤矿生产系统图等。3.目的和任务目的:(1)学会矿图绘制的原理和方法;(2)能表述常用矿图的基本内容;(2)能识读常用矿图;(3)能够绘制各种常用矿图;(4)能运用矿图进行指导实际生产。任务:(1)熟悉有关制图标准,正确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制图技巧;(2)掌握识读和绘制矿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3)熟悉煤矿常用矿图的基本内容;(4)掌握识读和绘制各种常用矿图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