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0
4
f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优劣势分析
一、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前提和背景
(一)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的前提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成为市场化转轨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成为各级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重点。因此,在中国当前的市场化转型中具有较大的可拓展性,对于浙江周边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在现有的市场背景和国际,国内的竞争格局下,民营企业固守原有格局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民营企业新的发展必须具备新的思路,推进自身的家族化改革,推进多元化经营,打造规模优势,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自身发展的国际化。
(二)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了,浙江民营经济已从“拾遗补缺”步入“必要的补充”,进而从“经济的有效组成部分”成长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浙江省民营企业网的数据了解到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90年代初,是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与个体私营组织开始萌芽的阶段。当时,城镇和乡村集体工业为主要特征的集体经济成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个体经济开始出现,浙江各地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民企业家与民营企业。但由于国家对于私营经济的观望态度,私营业主出于自身合法地位的考虑将私营企业扣上集体所有制的红帽子。于是私营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到1990年,个体私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仅为157%。
2.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是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的阶段。南巡讲话与《公司法》的出台为浙江的民营企业带来了第一次飞跃。敏锐的浙江民营企业抓住了机遇,掀起了私营企业创建的高潮,各类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据统计,经浙江工商局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和由1991年的11万和1003万增至1997年的92万户和1532万户。全省的私营经济由1990年的141亿元增至1997年的156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由90年的157%上升至97年的337%。此时的浙江民营经济已初具规模,并有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累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民营企业发展的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为90年代中后期至今,民营企业又获得了新一轮的发展。党的十五大及宪法的修改,进一步确立了民营经济的政治合法性,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