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应报告医生及时调整或暂停餐前大剂量,避免出现低血糖;注射后向患者交待进餐时间。生活不能自理者,护士应协助其进餐。22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的特殊性在泵使用的过程中风险系数较高[1]。老年人普遍听力减退对于机器故障的报警声不能及时察觉,往往因此引起血糖异常。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对近期事物遗忘快,三餐前忘记输注大剂量胰岛素或延迟输注;穿脱衣服、裤子、运动、睡觉翻身时针头脱落导致输注不及时。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需服抗凝药物若钢针刺破局部血管引起局部针眼渗血、出血时间延长。23严格交接班进行床边交接班检查患者胰岛素泵的工作情况、胰岛素剩余剂量、报警提示。每次注射后都要查看胰岛素泵检查是否正常输注。3心理健康教育31心理指导胰岛素泵为引进的高新仪器患者对其产生许多顾虑,如治疗效果、费用、携带胰岛素泵是否会影响形象,工作、交际、生活的不便,身体的不适是否会突然发生低血糖反应等。
f32知识宣教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糖尿病病人缺乏胰岛素泵的使用知识,使胰岛素泵的应用受到限制。比如是否会引起血糖波动、是否会造成胰岛素依赖、是否会影响日常生活以及胰岛素泵发生故障的处理。这些因素都使病人对使用胰岛素泵产生抗拒心理。针对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详细介绍胰岛素泵的特性、优越性、必要性、安全性和方便性,治疗的目的、意义、效果及方法有关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措施,并演示有关泵的操作过程及其注意事项、机器发生报警后的应急处理和需要考虑的实际生活问题。置泵前耐心倾听其提问并提供相关资料,与治疗成功患者交流这些措施能有效消除其恐惧取得信任,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在进行胰岛素泵治疗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普及糖尿病知识加强糖尿病教育工作让广大患者充分了解胰岛素泵的益处取得病人的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的目的。由于胰岛素泵是一个高科技产品医护人员在使用胰岛素泵时必须进行相关的培训正确操作可增加病人的信心同时使治疗能顺利进行发挥胰岛素泵的最大作用。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