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会想,最得老师喜爱了,不管我怎么努力老师也不会喜欢我,不会表扬我的。这样一来,孩子学画的主动性降低了,且对老师不信任,有事情不愿告诉老师,宁愿闷在心里,更不愿与老师面对面地交流,师生关系逐渐淡化。老师也不能从孩子的身上了解到孩子的近况,因而不能及时地采取措施帮助并纠正孩子,这对师生双方都是无益的。更有甚者会导致
f孩子同伴之间互相猜疑和妒忌,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不利于班级团结。卢梭在《爱弥儿》中曾经警示教师:“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做老师的应当自尊,,但也要让学生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他当时就提出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下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总之,孩子都需要爱,将对一部分孩子的喜爱,扩大到对所有孩子的博爱,是教师热爱学生的感情的升华,也是幼教工作者必须迈出的一步。其次,对孩子要有耐心。有耐心才能有爱心。耐心是检验一位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这不仅因为耐心可以给孩子以知识、经验的习得,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带给孩子真诚和关爱。孩子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不仅学会了丰富多彩的常识,还培养了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要关怀备至地来培养人,就象园丁栽培心爱的果树一样。”诚然,爱的力量是相互的,教师为孩子倾注了多少爱,孩子也会以同等的爱心回报关心他的老师。学会爱别人,是孩子受用终生的精神食粮。从对老师的爱,可以扩展到对同伴的友爱,对父母的敬爱,对周围人的爱以至对社会的爱和责任感让孩子从小就有集体意识,培养他们乐于交往、积极合作、活泼开朗的性格。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教师大量的耐心付出,给予孩子无尽的关爱。三、严谨治学幼儿教师对待专业学习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平时多与幼儿接触,了解幼儿的方方面面,写心得或教育论文时才不至于纸上谈兵。此外还应经常关注学前方面的最新动向,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来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教学。自从新纲要颁布以来,课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这给新时代的幼儿教师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旧的教育模式要全面革新,一时间,部分教师观念很难转变,因而导致无所适从。但这并不阻碍改革推进,相反,教师只要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就能在课改中变挑战为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儿童教育是一门科学。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教好儿童。实践出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