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治疗
第一节心痛、胸痹
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其主要症状是胸闷、心前区不适、憋气和胸痛彻背等。过劳或情绪激动易诱发。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节为多发,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主要疾患。
本病多由年迈体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逸不当,致使正气不足,加之过食油腻甜盐,或烟酒无度,招致痰浊内生,脉络阻滞,血流不畅。根据病机和病证,一般分为心气虚、心阴虚、气阴两虚、寒凝气滞气痰瘀闭阻等证。但无论何种病理引起,其结果都是使冠状动脉灌流不足,心肌失养缺血缺氧,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闭塞,招致心绞痛发生,甚至心肌梗塞。
膳食原则:
一、本病与饮食调养有密切关系:患者可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必要的化验检查制定食疗内容。二、控制总热量,维持标准体重:膳食中的热量,主要供给身体热能消耗的需要。老年人活动量减少,热能需要比中青年人低,如不控制食量,摄入热量过多,就会发胖体内脂肪堆积,从而增加心脏负担。摄入热量适当,是以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方法是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每半月测量体重一次,根据体重调节膳食。三、蛋白质的质量要适宜:蛋白质是维持生理功能最主要的营养素。老年人身体需要一定的优质蛋白,因此,摄入的蛋白质量要适宜。蛋白质中,以动物和豆类蛋白各半为佳。故老年人适当吃一些蛋、奶、鸭、鸡、鱼、虾、瘦肉、黄豆、花生等及其制品。但动物蛋白中往往含有较多的脂肪,因此,在每天的膳食中,动物植物蛋白搭配要适中。含脂肪胆固醇低的食物有去脂奶粉、酸奶、蛋清、鸡肉、鱼、虾、海参、豆浆、豆腐、豆腐脑等,特别是海产品和豆制品,有较好的降血脂及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推荐选择食用。四、严格限制脂肪总量及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高血脂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故要注意防止过量摄入含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大量猪瘦肉、蛋黄、奶油等,烹调时也应尽量用植物油,少用动物油。五、碳水化合物比例要适宜:过多地摄入碳水化合物可引起血中甘油三酯升高。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米、面、杂粮等淀粉类食物及蔗糖、果糖等。因此,在限制主食的同时,应少吃纯糖食物。喝牛奶尽量不加糖,不宜喝饮料,多喝白开水和乌龙茶。主食搭配以粗细相错为佳,如米面配以适量的绿豆、红豆、小米、玉米面、燕麦粉等。可少量吃一些红糖,其中含有大量的铬,对冠心病可能有益。六、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纤维和果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