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的诊断标准为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以上,持续时间在1mi
及以上,2次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间隔5mi
以上。ST段的测量基准为J点后80ms,评定为心肌缺血阳性。同时,检测心律失常指标包括:室早、房早、室早二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联律、房性早搏成对、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颤动等。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患者心肌缺血阳性检测率以及心律失常指标的检出率为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使用
()表示,若两组数据P值小于005,则代表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可知,动态心电图的心肌缺血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表2可知,动态心电图在室早二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联律、房性早搏成对、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短阵室速、阵发性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上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我国,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病,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是产生冠心病的主要原因1,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都有可能诱发冠心病,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患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患者心律失常的性质、严重程度决定着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轻者会有心悸、胸闷等表现,特别严重者还会发生猝死的情况2,危及患者生命,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的不同,心律失常在不同的患者中具有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因此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漏诊率。
临床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常规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费用低等特点,容易被患者接受。常规心电图能够检测出患者心脏的基本情况,对诊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有着明显的优势,也可以检测各种心律失常。但是常规心电图的检测时间有限,对隐匿型的心肌缺血、一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难以捕捉容易造成误诊,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很多冠心病患者在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时心电图基本没有异常,只有在症状发作时检测会发现异常,患者往往来不及到医院做检查,所以常规心电图的检查准确率还不够精确,检查的时间有局限性。动态心电图不仅可以连续24小时监测患者的心电情况,还可以储存患者不同的日常生活状态下的的心电情况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以及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对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