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世界上财富的本质不是生产的结果,而是建立记帐规则的结果。记账规则决定财富流向。我们中国现在的外贸顺差非常大,但赚钱非常少,
f是因为在人家的记帐规则下越干越糟糕,越干钱越少。在这种情况下的“国际接轨”,就与接“鬼”无异。而要改变规则,就得动粗。
三、世界基本矛盾与大国博弈
本来世界财富集中在东方,西方也整个依附于东方。在工业全球化之前还有一种“农业全球化”。当时世界上有农业、手工业、渔业、牧业等等,但只有农业生产方式可以保持国家的持续发展和大国地位。原因很简单,有耕地就有粮食,有粮食就有劳动力,有劳动力就有税赋和兵源,有税赋就能强国,有兵源就有更多的耕地。所以中国历史上才出现孝文帝改革,以及蒙古人、女真人努尔哈赤等,都是在征服新地领土后最终都从拒绝到迅速采用农业生产方式,并由此崛起为强国。东方的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农业国。
世界历史到了近代又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工业全球化或资本全球化。农业全球化时期的稀缺资源是耕地,工业出现之后,土地在贬值,工业品在升值,国家间对土地的争夺转变为市场的争夺,于是战争基本上围绕着市场。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打市场,并且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之间打,都打东方市场,打完了以后市场的归属就确定了,市场确定,财富分配规则也就确定了。近代世界财富以资源、资本、市场而不是再以耕地来体现,与此相应,近代军事上理论便由制
f陆权向制海权倾斜。从控制陆地到控制大海是军事思想的最伟大的进步。正如我们治病,治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吃药,一种是打吊瓶。打吊瓶解决问题最快,打吊瓶就是制海权,就是海军。制陆权就像是吃药,要转来转去,最后才通过血液转入病区。而航海是没有国界的,是公海,占有公海就是占有世界的“血管”,控制住血液,就控制了全身。这个时期英国占主导地位,其国家力量的增长依托于大海和海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场出现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亚洲崛起。到20世纪80年代,亚洲的国家几乎是整体性转入市场经济。这时“孩子”都长大了,都能“吃饭”了,能干活了。能干活的人“饭量”即对资源的需求也大。现在亚洲给世界提供了这么多产品和巨大的市场,但带来的问题是亚洲的资源不够用了,最明显的是中国的资源不够用了。西方人对中国的评价我们要仔细读,那是狼对羊的评价。他们说中国人勤劳能干,这是表扬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巨大市场和廉价劳动力。2003年中国GDP仅占全球GDP总量的389,而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