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这种方式让学生有乐趣参与接受和认识。更好地了解学生是此问题的关键
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强调的是一种互动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是需要老师引导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学习,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全面发展。比如讲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时,我首先让学生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去观察,让他们说出对
f其色彩造型的感受、讲述他们课前收集到的大师绘制此画的时代背景、所属画派的资料,并让学生动手从这幅名画中找出六个人、一头牛、一匹马的形象图案。这样学生就会边欣赏边思考,然后在老师的鼓励下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说得对与否并不重要,重在参与。之后在小结时告诉学生,作者正是通过怪诞的造型和黑白灰的色彩、六个被肢解的人体、一头凶猛的牛、一匹鸣嘶的马来揭露法西斯的罪行。作品既表达了人民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慨,又表达了画家的思想感情,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泄愤后的美感。通过这样深入的欣赏不但对立体画派有了新的认识,而且还能运用立体画派欣赏方法去欣赏其它立体画派的作品,了解美术作品中包含的信息,从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名作的理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具有举一反三之功效。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正确观察,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观察中去想象、去思考、去评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形成了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语言的艺术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语言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能否将知识以准确、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给学生,则是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水平的展示。它是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统一,是抒情性和启发性的统一,是趣味性和哲理性
f的统一,是优越性和通俗性的统一。教学语言的艺术特点有以下几方面。①思维逻辑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姜全吉教授认为:“思维是一种理性认识,是在人脑中运用概念作出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任何人要正确思维,论证和表达,都要运用有效的逻辑形式,都要遵守逻辑规律。”例如上人物头像画一课,要有逻辑性的作画过程。同时还要概括起来,如第一要观察分析所画对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