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探讨分析
一、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效率的具体做法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和学生一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来体验和研究课堂教学,要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为他们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要让我们的课程能够和小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实现理论和生活实际的良好连接,缩小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身边会发生很多的事情,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行思索,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提高。另外,我们也要注重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在我们每个家庭中,父母都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设计个性化教学方式。在一个班级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接受差异,正确地对待差异,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不同个性,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需要
f注意的是,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要努力为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设计课堂教学的模式。我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不是简单地讲一些道德知识和技能,而是学生主动、自觉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基础,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生活感情。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要想充分地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效率,就要尽可能地使用直观教学法,尽可能做到让小学生一目了然。站在小学生心理角度来看,他们不喜欢或者不善于就复杂的东西发表看法,他们更喜欢简单的、直观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然后再结合每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4积极拓展课外资源,体现课程的生活性社会就是大课堂,要想学好思想品德这一科,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1)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需要具体行动的检验,才会真正起到规范行为。养成良好品质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