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综治工作心得:关于信访散户抱团上访现象的思考
随着信访改革的不断深入,信访工作已上升到群众工作高度,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各级各部门依法及时就地处理群众信访问题责任进一步压实,群众合理诉求绝大多数得到了妥善解决,信访积案存量进一步减少。然而,剩下的这少数案件,基本上是些诉求无理或无法满足其过高诉求的信访老户,息访难度巨大。当前,这部分信访老户在长期的缠访闹访中“人以类聚”,抱团赴省进京上访的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因素。
一、散户抱团的特点及危害一散户抱团的特点一是“同病相怜”组织化。为了实现所谓的“迫使政府解决问题”共同目标,在个别“能说会道”的核心上访老户煽动下,一些不同诉求的信访老户逐渐聚集在其周围,形成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抱团上访群体。该抱团上访群体由其核心人物统一指挥,并分设联络骨干,每逢政府有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时,都事先召开骨干、群众会,择机统一赴省进京上访,用故意造成社会影响的手段来频频对政府施压,以达到其非法利益。二是手段运用信息化。随着科技的发达,很多上访老户都随身使用录音、摄像设备,在上访时偷偷记录政府工作人员在接访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从中寻找“把柄”和“漏洞”进行威胁上访。同时,借用网络广泛、快捷的信息传递优势,将相关信访事项进行利己加工后,通过网络曝光、媒体炒作,施加舆论压力,以求引起相关部门重
f视,达到其非法获利目的。还有一些上访户之间为方便联系,减少串联成本,上访人或者其子女,统一加入QQ群、微信群等,以便随时通报各类信息、交流上访“心得”、策划统一行动。
三是“高人”指点专业化。在进京上访相对集中的一些地方,如国家信访局接访司、最高法院等附近,不少职业上访老户以多年上访得到的经验为资本,蛊惑他人上访,并自诩为“上访职业经纪人”,代写上访书信,专门对新的上访者“指点迷津”,并收取一定的“好处费”。所提供的信息包括上访者应找哪个单位、采取怎样的措施、国家机关办公地址、国家领导人的通讯方式以及帮助网上曝光等,为这种无序上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上访行为更加复杂。
四是理智丧失极端化。一些上访户“一条道走到黑”,为满足自己的过分要求,始终将缠访闹访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天天上访,到处上访,成为上访就要钱、得钱又上访的职业访民少数无理上访老户,为达到非法目的,上访时大吵大闹,甚至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