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用碳酸根,除镁离子用氢氧根,除硫酸根用
钡离子.要注意除杂质的顺序,后加的试剂最好能把前面先加是过量试剂除掉.
解答:解:因为反应要在溶液中进行,所以要先配制成溶液,然后除去硫酸根离子,再除钙
离子和镁离子,最后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根和氢氧根.
实验步骤为:
(1)将粗盐溶于足量水中制成溶液.
(2)向(3)虑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2NaOHMgCl2Mg(OH)2↓2NaCl;(3)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Na2SO4BaCl2BaSO4↓2NaCl;(4)向上述虑液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2、Ba2,
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过滤,除去滤渣;(5)向(4)虑液中滴加稀盐酸,调节PH7,除去CO32和OH,
Na2CO32HClH2OCO2↑2NaCl,NaOHHClNaClH2O;
(6)将NaCl溶液蒸发,洗涤干燥,即得较纯净的食盐;
故除杂试剂为:NaOH、BaCl2、Na2CO3、HCl;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粗盐提纯过程中的除杂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要注意除杂质的顺序,
物质的提纯和除杂要注意:①不能引入新的杂质,②提纯物易分离.
10.(2分)(2013秋海淀区校级期中)在反应4P3KOH3H2O3KH2PO2PH3中氧化剂与还原剂
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A.3:1
B.1:3
C.4:1
D.1:4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版权所有
分析:反应为P元素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P元素的变化判断氧化剂和氧化
剂,进而可根据方程式计算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解:反应4P3KOH3H2O3KH2PO2PH3中,只有P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中P→KH2PO2
的反应为氧化反应,P为还原剂,
P→PH3的反应为还原反应,P为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元素化合价的判断和变化,把握氧
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11.(2分)(2013秋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fA.H2SO42HSO42C.NaHCO3NaHCO32
B.NH4NO3NH4NO3D.Ba(OH)2Ba22OH
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版权所有
分析: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称为电离方程式,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
解质部分电离,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据此解答.
解答:解:A.硫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故A正确;B.硝酸铵为盐,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H4NO3NH4NO3,故B
正确;
C.碳酸氢钠为盐,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
C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