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新课标下初高中数学衔接的一些思考浅谈
作者:曾郁荣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06期
摘要: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不能有效衔接是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制约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教师应该分析他们在学科衔接上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到是哪个方面的衔接出现了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好衔接策略。要有具体的措施,比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等等。
关键词:衔接;主要原因;兴趣;学习习惯;数学思维;数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具有一定哲学思想,即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具体一点就是,要认识到,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心智发展水平也不同,思维能力高低不一,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学生在不同的学段,学习能力也会有所不同,成绩自然就是出现起伏不定的现象。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必然会出现衔接问题。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初、高中数学教师在实践工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许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优异,但进入高中之后在数学学习方面却不占优势,不但造成其数学成绩在短时间内严重下滑,也对其学习数学科目的自信心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对其未来学习和发展十分不利。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数学学习任务,初中数学教师应强化对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习惯,为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不能有效衔接的主要原因
学生进入高中后不能较快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1知识量的急剧增加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区别最直观的体现在“量”的急剧增加上。相对于初中而言,高中数学的学习任务更重,组要接触的信息量更大,辅助性的联系和需要消化的内容更多,但所花费的课时却有所减少。如果学生仍然按照初中的学习节奏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很容易跟不上教学进度。
12数学语言变化显著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初中阶段,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均有待提高,因而数学课本中所出现的数学语言是相对通俗易懂的。而进入高中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高,数学教材中所涉及的数学语言更为抽象,涉及知识更为广泛,各种集合符号、函数符号、图形语言等运用普遍,且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明显,导致许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后难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