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B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11.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主要表现。1分
答案:把西方先进的科技引入中国。1分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
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推荐下载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f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3分
※精品试卷※
答案: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1分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戊戌变法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2分
材料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的“两个主义”是指什么?为何当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了?4分答案:民族和民权。2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
材料四: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8年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了什么新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答案:宣传马克思主义。1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分
5根据上述所有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3分答案: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3分
12.辨析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