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一、课标要求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5能用水汇合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引导学生认识与物态变化有关的常见热现象,主要内容有:温度的测量、物质三态的相互转化以及自然界的水循环等。温度和物态变化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有关知识可以解释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现象,也是理解地理课中一些气象现象的基础;而“全球变暖”、“水资源危机”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从全球变暖谈起,以学生们熟悉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引入温度,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温度的测量。当温度变化时,会引起物质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第二至第四节:介绍6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更为常见,教材先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认识蒸发,再通过探究认识沸腾,通过观察活动学习液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关于升华和凝华,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注意到,教材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认识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转化。第五节“水循环和水资源”是本章知识的综合,从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以及物态变化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并联系当前全球面临的缺水及水污染问题提出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使本章教学内容得以融合与升华。教学重点:温度概念的建立、温度计的使用,以及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教学的难点:作“温度时间”图像。三、课时安排本章共5节,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3课时,第四节2课时,第五节1课时,复习总结2课时,共约13课时。
41教学目标
从全球变暖谈起
教学点滴
1体会物体有冷、热的区别,建立温度的概念。2知道摄氏温标,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构造和刻度方法。
f3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重、难点教学重点:温度概念建立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教学难点:温度计测温原理中的“转换法”和“放大法”。器材准备烧杯、水、自制的温度计、温度计、体温表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