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唐朝李阳冰之下B.达官贵人闻子行名,款门候谒达官贵人听到子行的名声后,纷纷登门等候拜见C.于是人皆谓徐公能下士,而子行非果于傲世者矣对此人们都称赞徐子方能礼贤下士,而非议子行果真是一个藐视当世的人。D.于他诗人文士,悉少许可,动加讥刺对于其他的诗人文士,他都很少称赞认可,动辄加以批评讽刺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子行教学有方,他的学生即使在喧闹的环境中,也能严肃认真地学习。B.子行精通音律,写诗不完全受格律的限制,喜欢著书立说,见识高远。C.子行被人诬告在先,受人牵连在后,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祸不单行。D.宛丘人赵子期、濮阳人吴孟思继承了子行倡导的篆、籀之学,享名于世。
10.阅读选文第一段,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子行“性放旷,不事检束”的表现。分)(4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处断句。分)(5
杜甫子宗武以诗示阮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宗武曰斧父斤也使我呈父加斤削也阮闻之曰误矣欲子斫断其手此手若存则天下诗名又在杜家矣。(取材于后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七》)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分)(7
还田舍周薄游久已倦,归来多暇日。未凿武陵岩,先开仲长①室。松篁日月长,蓬麻岁时密。
f心存野人趣,贵使容吾膝。况兹薄暮情,高秋正萧瑟。
注释:①仲长东汉隐士。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开篇两句叙写作者结束了游宦生活,远离官场,呼应题目中的“还”字。B三四句用典,以“武陵岩”“仲长室”含蓄表达作者的生活理想、志趣追求。C五六句描写松竹、蓬麻日渐高大茂密的景象,表现了田舍环境的僻静、清冷。D这首诗在内容、思想情感方面,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有相似之处。
②从全诗看,作者“还田舍”的原因有哪些?4分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①,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王羲之《兰亭集序》。(屈原《国殇》)
②陛下亦宜自谋,③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④
,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
⑤细草微风岸,⑥四十三年,
,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6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