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许多学者都是常年埋头故纸堆不问世事。第二,对全国的图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检查,并且命令各地查缴“违碍“书籍,然后销毁。从这个角度看这是文化专制造成的图书厄运。第三,使古代图书典籍得到整理和保存,也方便了学者研究和使用。清王朝还大兴文字狱,案件之多,株连之广,惩治之残酷,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有些案件牵连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使知识分子不敢批评朝政,写诗作文都有顾忌。在清政府大力倡导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与大兴文字狱的双重影响下,在学术上形成了乾嘉学派。乾嘉学派又称乾嘉朴学,朴学即质朴之学,与明代“空谈心性”“束书不观,游淡无根”的学风相对。它的渊源是汉学,汉儒治经最重名物训诂。它的近源是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主张从文字、音韵、训诂入手,求得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到康熙末年,考证之学代替了经世之学,学者们由考经而考史,在诸如文字、金石、音韵、训诂、舆地、天文历算、典章制度、古籍考证、注疏、校勘、辑佚、辨伪、目录等领域,长期进行窄而深的研究。这些研究对整理保存古代典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但总的看来,却只是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工作,脱离现实的倾向导致缺乏思想理论的建树。第三节清代文学概况清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古代文学的大总结时期。这一时期,各种文体都很繁荣,文学流派众多,文学理论也比前代有所突破,呈现全面繁荣的局面。1、清诗概况。清初诗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抗清爱国志士,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他们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气节。另一类是仕清又忏悔者,如钱谦益、吴伟业,他们的晚年在痛苦中度过,思想矛盾都表现在诗中。康熙年间的诗坛领袖王士祯创立神韵说,影响极大。乾隆年间的袁枚创性灵说,沈德潜创格调说,翁方纲创肌理说,他们的创作和理论都有各自的特点。2、清词概况清代的词人、词作、词论均多于前代,被称为文学史上的“词之中兴”。以陈维崧为宗主的阳羡词派、以朱彝尊为领袖的浙西词派、以张惠言为代表的常州词派、以及被称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己”的纳兰性德,在词创作方面都极有建树。3、清散文概况清初散文沿着明代“唐宋派”的路线向前发展,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学者主要写经世致用之文。另外较重要的散文作家有侯方域、魏禧、汪琬都较有成就。康熙至乾隆年间产生的桐城派,是清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方苞、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