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2004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1.按产品用途,可将农业分为()A.种植业和畜牧业B.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C.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D.混合农业和种植业2.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A.市场需求量B.交通运输条件C.国家政策D.光热和降水3.下列关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干旱,植被稀疏B.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C.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D.牧羊业占重要地位4.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是一种()A.能量密集型农业B.技术密集型农业C.劳动密集型农业D.资金密集型农业5.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主要分布在()A.西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B.大分水岭东部C.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D.大自流盆地6.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越的区位条件是()A.气候炎热,终年湿润多雨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劳动力资源丰富D.临太平洋,便于商品经营7.工业集聚可以()A.扩大总体生产能力B.提高生产成本C.降低利润D.获得分散效益8.意大利新兴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A.以大中型企业为主B.以重工业为主C.资本集中程度高D.形成“分散型工业化”地区9.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是()A.纺织工业B.钢铁工业C.电子工业D.采掘工业10.钢铁工业最早的区位指向()A.铁矿产地B.煤矿产地C.消费市场D.沿海港口11.世界上第一批城市诞生在()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B.亚马孙平原C.密西西比河谷地D.长江中上游地区12.下列城市中,因开采铁矿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是()A.鹤岗B.开滦C.玉门D.包头13.下列城市与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A.筑波宗教B.拉萨自然资源C.株洲交通D.悉尼政治中心
f14.下列关于城市化主要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大城市中心区萎缩15.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有力措施是()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B.阻止乡村人口流入城市C.扩大城市中心区的规模D.禁止在城市及其周围建工厂16.第二条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A.莫斯科B.符拉迪沃斯托克C.柏林D.鹿特丹17.下列城市中,位于京九线上的有()A.长沙B.九江C.郑州D.济南18.建设港口需要考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