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411千克。性成熟早,公猪170日龄配种,母猪120日龄初配,头胎产仔45头,三胎以上5~6头。肥育期日增重较好条件下为210克,香猪早熟易肥,宜于早期屠宰。屠宰率为657,膘厚3厘米,眼肌面积127平方厘米,瘦肉率为467。肉质鲜嫩宜做腊肉和烤乳猪。
f3、图片
(7)宁乡猪1、体型体型中等。头中等大小,额部有形状和深浅不一的横行皱纹,耳较小、下垂。颈短粗,有垂
肉。背腰宽,背线多凹陷,肋骨拱曲,腹大下垂,臀部微倾斜。四肢粗短,大腿欠丰满,多卧系,撒蹄。多数猪后脚较弱而弯曲,飞节内靠。尾尖、尾帚扁平,皮肤松弛。毛粗短而稀,毛色为黑白花。一种体躯上部为黑色,下部为白色,在颈部有一条宽窄不等的白色环带,称“乌云盖雪”;一种中躯上部黑毛被白毛分割为一、二块大黑斑者,称“大黑花”;另一种体躯中部散见数目不一的小黑斑。称“小散花”。按头型可分为三种:狮子头,福字头,阉鸡头。在历史上曾有老鼠头型,因育肥性能差,而被淘汰。
2、生产性能平均排卵17枚,三胎以上产仔10头。肥育期日增重为368克,饲料利用率较高,体重75~80千克时屠宰为宜,屠宰率为70,膘厚46厘米,眼肌面积1842平方厘米,瘦肉率为347。3、图片
(8)华中两头乌华中两头乌猪产于长江中游和江南平原湖区、丘陵地带,包括湖南沙子岭猪、湖北监利猪和
通城猪、江西的赣西两头乌猪和广西的东山猪等地方猪。为我国长江中游地区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猪种。
1、体型外貌华中两头乌猪躯干和四肢为白色,头、颈、臀、尾为黑色,黑白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晕带,额部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额部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头长直额纹浅细者称万字头或油嘴筒,耳中等大、下垂,监利猪、东山猪背腰较平直,通城猪、赣西两头乌猪和沙子岭猪背腰稍凹,沙子岭猪头尾黑毛区较小,黑色区常以两额角为中心联于头
f顶,称“点头墨尾”。腹大,后驱欠丰满,四肢较结实,多卧系、叉蹄,乳头多为6~7对。2、生产性能生长发育:由于产区分布广,饲养条件不一,类群之间有一定差异,以赣西两头乌和通城猪
较小,东山和监利猪较大。6月龄体重,公猪36公斤,母猪38公斤。6月龄前生长发育较快,2岁达到成年。不同类群的成年母猪,体重为94~124公斤,体长工20~129厘米,胸围101~119厘米。
3、繁殖性能据测定,沙子岭公猪45日龄有成熟精子出现,3月龄有配种能力。公猪一般于5~6月龄体重30~40公斤开始配种,由于早配和使用过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