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认识,带给他们美的享受。变形有两种类型:变形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指从常识和逻辑的角度看,形象所表现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这里有份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一种只是从常识和逻辑上的角度看不可能发生的。另一类型的变形则是从生活的外在表现形态的角度而言的,文学形象不再取现实生活的表现形态,而是虚构出另外一种不同的表现形态。5定型定型:指形象的修整、组合。经过主观化、简化、情感化和变形后的生活还不是形象,只是构成形象的片段,它们还只是一种杂乱的存在,要形成形象,还需要对它们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修整:根据形象整体构思的要求,对入选形象的片段进行最后一次筛选。这些修整片段在简化阶段已经过了选择,但那种选择还只是初步的,因为整体形象尚未形成,只能把可能需要的材料选择出来。而在形象最后形成的过程中,这些材料又可能不合需要的,因此还需要进行筛选、补充。此外,修整还意味着对个别材料进行调整,使其符合整体形象的需要。组合:组合就是对经过筛选的材料进行安排,使之互相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合整体也即文学形象。6物化物化:经过前面五个步骤,文学形象便形成了,但它还在作家的脑海里,因此必须用语言文字外化出来,具有可以为人感知的物质形式,这个过程便是物化。物化的必然性观点:第一,物化才是形式化过程的终结,是形象的最后完成,物化的必然性观点因为物化的过程也是形象构建的过程。第二,文学形象无论是审美的、娱乐的,还是教育的、认识的,或者既是审美的娱乐的,又是教育的认识的,总之,它不是作用于作者本人,而是作用于读者。第三,想象中的形象是不固定的,人脑机制决定了它不可能把某种东西特别是内容丰富的东西原封不动的恒久的保存下来。
3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四个层次:语言层、语象层、具象层、思想层。文学形象的内部结构四个层次:语言层、语象层、具象层、思想层四个层次
文学语言与文学形象的过渡性问题:文学语言与文学形象的过渡性问题:语言是抽象、普遍一般、缺乏感官直接性的,而形象则是具体特殊、有机统一、保留了生活的全部感性形态的。语言既无法凭借自己的物质性,也无法凭借自己的意义直接的构成形象,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个质的转化过程。1语言层:分为语音文字与语义两个小层次。语音是一系列经过组织的声音,文字语言层:语言层是一系列有规则的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