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预警机制、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严格落实值班值宿、外来人员会客登记制度。建立中小学、幼儿园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的安全工作保障机制和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加强对安全法律法规、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
f预案的学习与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应急预案的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救意识和自护能力。(三)加大对师生的教育力度,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全面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班、队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并通过举办讲座,召开主题班团队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师生进行安全、法制、日常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的教育;积极开展以防火、防盗、防震、防伤害、防传染病、防煤气和食物中毒等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安全教育日”(3月31日)、“安全教育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国际禁毒日”(6月26日)、“消防宣传日”(11月9日)活动;做好“五一”、“十一”、寒假、暑假、元旦、春节期间的安全教育;加强保险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将生命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切实做好《生命教育读本》的使用和管理,确保教育内容、人员、时间、质量的落实,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使广大师生掌握交通、运动、生活、旅游、饮食、疾病、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安全防护知识及自护自救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切实保障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四)定期排查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各单位要搞好经常性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主要针对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危险品、贵重物品管理、重点要害部位管理、学校日常管理、寄宿学生安全(六)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完善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协调机制,加强与公安、交警、消防、工商、行政执法、卫生防疫等部门的配合,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种滋扰校园、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违纪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作用;注重协调与家长和社区之间关系,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切实维护好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确保校园健康、稳定、和谐。(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深入开展以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校园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结合市教育局开展的绿色生态学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