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业务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在不断加强。随着产业的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也呈现出如下特点:(1)新业务新需求的出现,对卫星通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牵引作用。更
观研天下旗下品牌
f高的通信频段,更大的通信容量成为卫星通信技术研究的主流。Q频段(33~55GHz)、U频段(40~60GHz)的卫星及通信有效载荷研究是目前研究重点之一。(2)随着通信卫星星上交换能力的增强,基于异步传输模式(ATM)交换、互联网协议IP包交换的体制研究成为卫星通信技术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3)随着宽带多媒体业务在卫星通信市场份额的扩大,地面多媒体业务的标准协议对卫星通信领域的适应性研究也在成为热点。例如适合多媒体不对称传输的基于卫星的DVB(DVBS、DVBS2)和基于卫星的回传链路(DVBRCS,Satmode)标准研究和实现等。未来卫星通信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在天地融合中越来越趋向“一切为客户着想”的端到端服务,把所需要的内容和通信服务直接传送到客户,如卫星电视直播、移动数字音频视频数据广播、因特网内容投送、远程教育和远程监控等。未来10~15年,预计全球卫星通信业务可能的发展趋势是:(1)天地融合,自成一体。即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组成星地混合网,二者互连互通,优势互补,在竞争与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2)卫星电视直播业务仍然是卫星通信广播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发达国家正在开拓高清晰卫星电视直播市场。(3)卫星移动电话业务市场定位将主要转向政府或军方市场,以及地面蜂窝网覆盖不到的人口非稠密地区。(4)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卫星系统的安全与防护日益受到重视。(5)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业务将成为新的亮点。(6)数字化、网络化、IP化和宽带化。我国卫星通信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说明:(1)总体上看,我国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已步入产业化轨道,达到了一定的市场规模,相应的国内卫星公用通信网、专用通信网得到了较好发展。另外,通过宽带多媒体卫星传送的卫星互联网接入已开始投入使用。(2)卫星电视广播是国家经营的特殊行业,已形成规模应用。包括中央电
观研天下旗下品牌
f视台、全国31个省市电视台及中国教育电视网的近50套电视节目和31套音频广播节目,均已通过卫星向全国和全球广播。(3)电视直播将使全国97以上居民使用045~06m天线直接接收150套卫星广播电视节目,以补充有线电视网的能力。(4)卫星移动通信业务是我国较早开展的业务,主要是代理国际移动卫星组织的I
marsa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