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援的教育、培训各单位应将应急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工作。原则上,应急保障相关人员每两年应至少接受一次相关知识和涉及到的各类突发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应急抢险的培训,并依据培训记录和考试成绩实施应急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五、应急演练的实施处属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年度应急正常化、制度化演练计划方案,其内容如下:1、制定年度正常化、制度化演练计划并保证年度内落实。2、有针对性的制定应急演练实施方案,经应急领导小组或有关专家评估认可后实施。3、在正式演练之前,进行模拟或桌面演练,检查其演练方案是否可行。4、根据应急演练实施方案进行演练的筹备和准备工作。5、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现场查看应急演练现场、演练队伍、演练设备、物资及安全设施情况。6、应急演练筹备小组向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对演练准备情况进行汇报并决定演练时间。7、实战演练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方案进行,其过程和计划方案不得擅自更改。8、应急演练结束后,应认真总结并对此次演练进行评价。9、结合演练效果,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值班
3
f应急演练应根据实际发生突发事件程序,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带班领导及值班人员应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值班期间,如发生紧急重大突发事件,必须立即向应急办电话报告。
七、演练结束与终止演练完毕,由应急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终止,演练终止后所有人员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并依次组织疏散,应急保障部门负责组织人员对演练场地进行清理和恢复。八、应急演练评估管理处所属各应急管理机构应对所属单位应急演练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编写估报告,按要求上报。(一)评价目的针对评价得出的结论,对不足之处进行有目的的整改,以达到提高实战应急救援工作整体水平的目的。(二)总结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1、应急机构、应急平台、应急体系建设情况;2救援队伍建设情况、事故救援情况、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情况;3、演练预案编制合理性与可操作性;4、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5、参演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6、应急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使用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7、应急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8、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及对策、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三)报告的要求及上报时间
4
f本单位相应的统计分析和总结评估工作制度,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有关情况,并按要求汇总、分析、总结、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