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不同的措施,力争使其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扬尘严重时实行洒水作业,汽车驶出工地要对轮胎进行清洗,防止泥土带入观光区。3、在起步区污水系统未建成前,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要加强管理,污水实行统一收集、定时、定点运至污水处理厂,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二)运行期间污染处理措施1、废气治理把绿化与环境保护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各种污染类型,有选择地种植抗污染的植物和防护林带,以达到辅助净化环境的目的。在游客中心区内种植净化能力强的树种,阻挡和吸滞粉尘。
35
f森林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加强货运车辆扬尘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在道路上逐步限制不符合运输标准的车辆通行。加强对汽车尾气的监测和防治,淘汰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推广使用无铅汽油。2、水污染防治污水排出均需经过初级处理,再进入市政管道。实行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和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对各排污单位的监督管理。建设污水统一排放体制,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推行节约用水的奖励措施,逐步实行定额用水制度,规划建设中水处理设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3、噪声污染整治合理调整交通设施布局,科学组织路网系统,提高道路的质量等级,解决车辆的疏散问题,减低道路的车辆密度,有效地分流区内、外部和过境交通,降低交通噪声。加强景观区和游客中心区的噪声管理,对施工噪声的管理要从严控制。4、固体废弃物治理加强游客生活及景点遗留垃圾的处理和综合利用,鼓励并推广垃圾综合利用技术,锅炉燃烧的炉渣可用于铺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5、环境卫生设施
36
f森林小镇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森林小镇的公共厕所按每平公里不少于3座设置,公厕间距为8001000m,积极推广生态公厕。沿景区道路布置垃圾箱,其间距为:游客中心50m,景点区道路100m。(三)环境监督管理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规划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排放总量。2、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建立完善的环保监督制度,定期对公共中心区的土地开发性质、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三同时”制度贯彻、环保投资利用、环保事故处理、主管环保领导职责等进行监督;3、集中污水处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废水减量化;促进废水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实现废水资源化;加大投入,加快废水资源化和处理设施建设;4、进水水质和达标污水管网入网水质两级在线IC卡智能检测;5、组织污染事故调查组,制定污染赔偿制度;6、进区项目要完善环保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