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借助他物,补己之短的事例比比皆是:为了上房顶,人们必须借助梯子,才能达到目的;为了上高楼,人们必须借助台阶或电梯,才能达到目的;为了不迟到,人们上班或上学,必须借助自行车、电动车或公交车,才能达到目的;老人走路必须借助拐棍,才能走得稳当;学生读书必须借助拐棍即老师或多媒体的辅导及点播,才能达到目的。7综上所述,我终于明白了君子善假于物的深刻含义:借助他物,补己之短。8作为一个高中生,一个消费者,要想考上大学,必须借助父母在金钱上的资助,生活上的关怀,思想上的鼓励,才能达到目的。即使上了大学,也离不开父母的大力支持。目前,在中国大学生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这是中国国情决定的,我们还不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人家的大学生在18岁以后大都靠自力更生,完成学业。社会的现实告诉我们:即使大学毕业之后,为了找到好工作,孩子还得借助父母的人脉关系,才能如愿以偿。9由此可见,借助他物,补己之短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且它不受时空限制,从古到今,概莫例外。
范文:
3、学会转身(修改稿,原稿在后边)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摆现象)②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会迎刃而解。大人们用思维定式当然找不到手表,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就轻易地找到了。(亮观点)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④有一次,爱迪生让助手测量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拿游标卡尺测量,在稿纸上计算,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算出结果。这时,爱迪生进来了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答案。这时,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举例论证)(摆事实)⑤是的,我们有时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