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开发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道路、供电通信、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结合景区开发的旧居房屋搬迁或改造、水泥厂村民安置房建设、“江南隐士第一村”建设整体实施村庄整治、农村危房改造;通过系统的工程推进和项目实施,以达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农村面貌显著改观的效果与目的。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主要包括:建设、健全村级行政服务与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健身体育等公益型公共设施;招商、引建日用百货、集市贸易、邮政金融、休闲娱乐、农副产品加工等商业服务型公共设施等。一直以来,山门村作为海螺水泥厂驻点,与厂矿区保持着长期的、繁荣的农副产品供应、基础生活资料流通和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具有优越的良好基础。在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将继续发扬与提升,构建更加全面、丰富、合理、民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完善基础设施、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改善居住环境与条件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农村生活环境整治,深入地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有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切实改善村容村貌,着力建设生态家园。四、实施保障及其他积极因素
f一是村民积极。美好乡村建设阵地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取得理想的建设成效。山门村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现代企业又唤醒了村民积极发展的意识和培养了他们开放进取的精神,为争取良好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环境,村民们一直都积极主动、甘于付出、乐于奉献。早在1997年,山门村五星自然村便带头发起了以“美化村庄,改善道路,提高收入”为基本内容的新农村运动;2006年,山门村广纳民意、积极发动,实施了以“主干道路硬化,村户环境清洁化、户户垃圾袋装化、户用沼气规范化”为主体项目的新农村建设,全村村民捐资投劳支援新农村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成效显著,当年山门村被评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示范村。为争取美好乡村建设,山门村的人民群众更加地解放思想、积极踊跃,在前期基础性工作中,无不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着整体项目的推进。镇村两级也将充分发挥村民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和前提下,让美好乡村建设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事,让美好乡村建设的成果实实在在由农民享受。二是村企共建。港口镇有着“村企共建”新农村的优良传统,五星集团支援山门村建设新农村共谋发展的事迹已在全市传为佳话。尤其是近年来,全市广泛开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