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最常用的表示地貌的方法,但其不足之处是所表示的地形立体感不强,并非所有读者都能准确读出它所描述的实际地表形态。对于如何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立体形态,1895年,波乌林(JPauli
g)提出明暗等高线法,又称波乌林法。其基本论点主要建立在以下三方面:1、根据斜坡所对的光线方向确定等高线的明暗程度;2、将受光部分的等高线印为白色,背光部分的等高线印为黑色;3、地图的底色饰为灰色依上述三点制成的有一定立体感的等高线地貌图,称为明暗等高线地图。其特点是利用受光面白色等高线与背光面黑色等高线的明暗对比提高地貌图形的立体效果。传统的明暗等高线地图手工制作方法由于其生产周期较长、整饰、编辑极为不便、对作业人员的实践经验依赖性过强等原因,一直无法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的飞速发展,明暗等高线地图的制作可以在Arcview软件下得以实现。明暗等高线地图的制作,其数据源是建立三维地形的基础DEM数据。要生成明暗等高线,首先,要从DEM中提取一定等高距的矢量等高线,并把其转化为二值栅格化的等高线地图,这样,才有可能用明暗不同的颜色来显示等高线。剩下的问题是如何把表示等高线的栅格分为受光和背光两部分,并分别显示。要把等高线的栅格区分为受光部分和背光部分,可以对原始的全栅格DEM数据进行坡向提取,并根据坡向对等高线的栅格分类,进而生成明暗等高线地图。背光和受光栅格要根据入射光的方向进行确定,例如假定光源位置定位于地面西北方向,则坡向为045、225360时地表面为。。受光面,用白色表示;坡向为45225时地表面为背光面,用黑色表示。显示等高线的栅格单元的尺寸太大,地图的整个图面显得粗糟,不够精致;栅格单元尺寸太小,则整个图面较虚,整体视觉效果不是很好。实验的结果表明,以02mm作为基本的栅格尺寸往往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即对1:1万地形图,栅格单元的尺寸最好为2米。在Arcview中,明暗等高线地图的制作方法如下:1、激活DEM主题层A;(在本例中,DEM数据是以1:10000的地形图为数据源采集得到的,DEM的分辨率为5米);2、点击【A
alysis】下的【NeighborhoodStatistics】命令,选择平均值作统计分析,邻域为33单元的矩形,对DEM数据做邻域分析,得到一个新的主题,Arcview自动命名为Nbrmea
ofDEM,记为B;3、激活B,点击【Surface】下的【CreateCo
tours】命令,提取等高线,得到等高线主题,系统自动命名为Co
toursofNbrmea
ofDEM,记为C;注意:因r